English   |   简体
W09 人工智能賦能知識建構創新研究與實踐

1.工作坊主題

人工智能賦能知識建構創新研究與實踐

2.語言

雙語(中文和英文)

3.工作坊摘要

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,傳統的教育方式受到極大挑戰。適應工業時代需要的知識接受式學習必須轉變為探究與發現式學習,教育目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,包括批判性思維、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、溝通與協作等,以滿足人工智能時代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。作為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力為主要目的知識建構(Knowledge Building,簡稱KB)教學範式,將成為適應智能時代教育實踐的一種重要範式。知識建構通過知識論壇(Knowledge Forum)構建「知識創新共同體」,學生通過共同體實踐不斷完善對知識的認識,采用類似科學家探究知識的過程實現對知識的掌握,與人工智能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具有高度一致性。

「人工智能賦能知識建構創新研究與實踐」工作坊將以探討人工智能語境下如何更好地實現知識建構創新過程,聚焦人工智能對知識建構理論體系的貢獻、熱點研究主題、知識建構實踐過程、創新設計與評價等,為該領域的研究者與實踐者提供針研究成果與經驗交流的契機。

4.工作坊征稿啟事樣稿

工作坊形式

工作坊活動時間為3小時,突出小規模、深度研討和多角度交流等特點,以幫助參會者提高論文質量並提升研究水平。論文的數量將控製在10篇以內,論文作者可以利用15-20分鐘的時間分享核心研究發現、存在問題與後續研究建議等。

征文主題

本次工作坊聚焦人工智能賦能知識建構創新實踐,征文議題包括(但不完全限於):

人工智能賦能教與學創新;

知識建構研究現狀、困境與發展;

人工智能支持的知識建構實踐;

知識建構元空間與教師發展;

知識建構與學生發展;

知識建構與學習分析;

知識建構多元學習評價;

知識建構實踐數據分析與反饋;

知識建構課堂對話分析。

征文要求

歡迎作者提交高質量的理論探索和實證研究性論文。論文分為「長文」、「短問」;長文8頁以內、短文4頁以內。

對於理論研究論文,應關註知識建構前沿熱點議題,明確理論基礎、核心概念和概念框架,並提出可待檢驗的理論假設。

對於實證研究論文,主要從研究背景、研究目的與問題、研究方法與設計、研究結果與結論、研究意義與局限性等方面進行評審。

工作坊重要日期

工作坊論文征稿截止:2024年3月25日

工作坊論文評審結果通知:2024年4月8日

工作坊論文定稿提交截至:2024年4月22日

工作坊論文註冊截止日期:2024年4月30日(早鳥註冊截止日期2024年4月23日)

論文提交方式

請將論文提交至該郵箱:fengxq@sustech.edu.cn,郵件的主題格式「GCCCE2024工作坊論文+姓名+單位+聯系電話+郵箱地址」。每篇論文必須有一位作者註冊會議才能在會議上發表。

論文格式應遵循會議論文格式,模板可從如下地址獲得:

http://gccce2024.swu.edu.cn/gccce2024Chinese.doc  

http://gccce2024.swu.edu.cn/gccce2024English.doc

5.工作坊主席及副主席的姓名、單位、郵箱和個人簡介信息

工作坊主席  

趙建華  南方科技大學  zhaojh@sustech.edu.cn

南方科技大學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,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,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高級專家、教育部高教司在線教學國際平臺與課程建設專家顧問組成員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副理事長、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未來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、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學會(GCSCE)執行委員會委員、廣東省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指導委員會委員、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,深圳市教育學會常務理事、深圳市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與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等。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教育、未來教育、技術支持的教與學、學習科學與技術、教師專業發展等。


工作坊副主席

陳桂涓,香港大學 ckkchan@hku.hk

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,多年來悉心從事於學習科學的教學及研究工作。其研究範疇著重人們如何學習,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學習、認知與教學;信息科技和知識建構以及華人學生的學習模式。陳教授在學術研究上的成就深受本地及國際學者肯定,現任學術期刊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-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》副主編,亦參與編輯《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》一書。她的論文曾被刊登於著名的學術期刊,當中包括《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》、《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》及《Computers & Education》。


6.工作坊程序委員會(至少3名以上成員)

楊玉芹 華中師範大學

柴紹明 華南師範大學

蔣銀健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

冷  靜 華東師範大學

孔  晶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

馮雪琦 南方科技大學

繆靜敏 廣州大學

吳少文 深圳市龍華區松和小學